昌吉市十三户村艾草文化产业园一期生产线投产

昌吉日报 2025年04月03日

  本报讯  记者高云哲报道:3月20日,记者来到昌吉市六工镇十三户村艾草文化产业园一期项目所在地,正好碰到兵团第六师军户农场种植户杨勇来这里了解并考察艾草文化产业园一期生产线的生产情况。

  杨勇告诉记者,之前自己主要种植制种玉米,听说这两年种植艾草收益较为可观,在得知十三户村有一个艾草加工生产线的消息后,特地前来了解情况。

  十三户村党总支副书记、村委会主任丰建军告诉记者,十三户村艾草文化产业园厂房与生产线主要利用了福建援疆资金和昌吉市委组织部筹措的资金援建。“目前一期生产线已经建成,生产线一天能够处理6吨—7吨艾草。随着天气变暖,我们也将开启艾绒卷条生产线。”丰建军说。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台名为“全混合日粮制备机”的机器矗立在厂房一侧,其后连接着两个出绒管道、一个出灰管道和一个出渣管道。丰建军介绍说,这条“两绒一灰一渣”生产线相较于传统艾草加工机械,可以将艾草加工出的绒处理得更加细腻,制作出的艾柱可以燃烧得更加充分。

  据了解,十三户村“两委”班子瞅准新疆艾草产业存在空白这个机遇,前期花三年时间多次前往河南南阳、湖北宜昌等地实地考察调研。2022年,十三户村“两委”班子精心选择了南阳宛艾艾草苗,在村里开始了100亩的试种。

  近两年,十三户村以党员认领示范田的形式,发动党员参与艾草种植、田管全过程,实现从种到收基本全流程机械化作业。目前,十三户村艾草种植面积已扩大至500亩,村里还特地建立了艾草培育种苗基地。“我们打算在村里建立艾草文化产业园,二期项目我们还将建设艾绒卷条、切柱、包装车间以及精油提炼车间。”丰建军笑着说,“我们计划三期要建设科研室、艾草产品展示大厅和艾草文化展示大厅,形成从种植到加工再到文化研学旅游‘一条链’,将艾草产业做大做强。”丰建军说。